□ 一、石窟上的供养人题记及发愿文等(见于现代人著书,略)
□ 二、石窟营造的碑铭记赞、石窟历史人物传记
□ 1、大唐李君莫高窟修佛龛碑(公元698年立,碑存敦煌研究院,又P.2551;即《圣历碑》)
□ 2、李庭光莫高窟灵岩佛龛碑(约公元715年前后,S.1523+上博40)[54]
□ 3、浔阳翟氏修功德碑(公元754年,残碑石存莫高窟)
□ 4、唐陇西李氏修功德记(公元766年,碑存划在高窟;又P.3608等;即《大历碑》)
□ 5、莫高窟塑画功德记、报恩吉祥功德记(约公元800年前后,P.2991v)[55]
□ 6、乘恩等重修弥勒佛像帖(约公元817年前后,x.6065)[56]
□ 7、大蕃沙州释门教授洪 修功德记(约公元834年,P.4640;即《吴僧统碑》)
□ 8、大蕃故敦煌郡阴处士公修功德记(公元839年,P.4638、P.4640;即《阴处士碑》)
□ 9、莫高窟记(公元865年,P.3720v及莫高窟156窟前室) 10、翟家碑(约公元867年,P.4640)
□ 11、沙州释门索法律窟铭(约公元872年前后,S.530、P.2021、P. 4640)
□ 12、敕河西节度兵部尚书张公德政之碑(约公元882年,P.2762等;即《张淮深碑》)[57]
□ 13、张淮深功德记(约公元888年前后,P.3720v)
□ 14、陇西李氏再修功德记(公元894年,碑存莫高窟,又P.4640;即《乾宁碑》)
□ 15、马德胜宕泉创修功德记(公元896年,S.2113v)[58]
□ 16、金光明寺造窟上梁文(公元901年,S.3905)[59]
□ 17、某氏造窟上梁文(公元901年,S.3905)
□ 18、营窟稿(约公元910年,P.3405)[60]
□ 19、平诎子等十人宕泉建窟功德记(约公元911年,P.2991v)[61]
□ 20、敦煌录(约公元915年前后,S.5448)
□ 21、河西节度使建大窟发愿文、功德记(约公元915-918年前后,P.3262、P.3781)[62]
□ 22、某氏修窟并诸佛事功德记(公元919年,P.3979)[63]
□ 23、某使君选龛设斋赞文(公元928-931年,P.3542)[64]
□ 24、某氏建三龛功德记(约公元929年前后,P.3302v)[65]
□ 25、河西都僧统宕泉建窟上梁文(公元933年,P.3302v)[66]
□ 26、莫高窟功德记(约公元935年前后,P. 3564)
□ 27、结社修窟功德记(约公元936年前后,P. 3726)
□ 28、天公主、司空造大龛功德记(约公元938年前后,S. 4245)
□ 29、都衙造大龛发愿文(公元935-939年,P. <3550)[67]
□ 30、河西节度使司空造大窟功德记(约公元943年前后,P. 3457[68]
□ 31、推沙、扫窟、重饰功德记(公元949年,P.2641v)[69]
□ 32、莫高窟再修功德记(公元949年前后,P. 2641v)[70]
□ 33、沙州城土境(公元950年,P. 2691)
□ 34、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(公元951年,DY. 0322)[71]
□ 35、瓜沙二郡大事系年(约公元960年前后,P. 3721)
□ 36、重修北大像记(公元966年,CH. 00207)
□ 37、福惠等人修佛窟约(公元970年,S. 3564)
□ 38、新大德造窟檐计料(约公元970年前后,日本九州大学文学部藏)[72]
□ 39、董保德佛事功德颂(约公元970年前后,S. 3929)
附:敦煌文献中的其它相关史料
□ 1、有关莫高窟及敦煌石窟艺术的创造者们--历代工匠的活动的零星记录,主要散见于敦煌官、寺院的各类收支帐目文书中;
□ 2、历代莫高窟营造者们的人物传记资料,如《张淮深墓志铭》(P. 2913)、《李明振墓志铭》(P.
4615)、《康通信邈真赞》(P. 4660)、《张善才邈真赞》(P. 3541)、《僧尼籍》(S. 2614、P.
2669等)等;
□ 3、关于莫高窟上各类佛教行事的活动记录,如《岁首窟上燃灯文》(P. 3263、P. 3461、
S. 4625、P. 3497等),以及散见于官历、寺历和其它各处的关于斋会、写经、网雁、堆沙等记录;
□ 4、关于莫高窟日常的管理、维修活动的记录,主要散见于敦煌官府、寺院的各类收支帐目文书中; 5、关于莫高窟上社会政治活动的记录,主要散见于敦煌官府、寺院的各类收支帐目文书中。
|